本年端午节,站在湖南麻阳锦江河畔,耳边是此伏彼起的鼓点与号子声,眼前是数条龙舟如离弦之箭,逆流而上破浪前行。
2023年,麻阳龙舟曾因“精进不休30公里”等豪举引发重视,2025年端午更是“一举成名”——麻阳龙舟登船典礼领头苗族汉子霸气瞬间,被国防部选为端午节特别视频的“封面”。正如热议网友说的那样,陈旧端午风俗那一瞬间,完美符合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不平精力。
5月31日,国防部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硬核’龙舟祝全国人民端午健康”的视频,通过各式配备和端午元素的比照交融,展示我国近年来令人振作的戎行开展成果。
视频的第一幕,就是湖南麻阳县上百位乡民送龙舟的画面。部队的最前方,一名头裹青色花帕,佩带银项的苗族汉子,左手扶住龙头,右手竖起大拇指,迈着豪放的脚步,目光如炬。这个霸气的瞬间,从全国各地无数个端午赛龙舟的镜头中锋芒毕露,被国防部视频选中。
6月2日,记者联络到了这位苗族汉子“苗王山”。“苗王山”介绍,他本名为龙家金,来自湖南吉首,本年51岁。他在家园运营着一家民宿,素日里也会身着苗族服装拍视频,传达苗族文明。
说起视频,他和记者说,相片拍摄于5月下旬,他受麻阳两支龙舟队的约请,参加登船典礼。
“网上走红的视频拍摄于5月23日,其时在参加兰村乡的登船典礼。昨日朋友告诉我,‘你知名了!你上了国防部视频啦!’我翻开抖音一看,觉得很惊喜,也很振作。对我来说,麻阳龙舟和咱们戎行相同,都标志着繁荣向上、永不言弃的精力。”
说起详细的细节,龙家金介绍说,锦江河贯穿麻阳全境,有些村庄的方位离锦江河较远,其支流水系无法支撑近3吨的龙舟,因而便有了众人在陆上推舟的场景。虽不是本地人,但亲历登船典礼,让他形象深入。
“麻阳龙舟赛几乎是全民参加,我跟着部队走了2个小时,沿路不时有乡民给咱们送水和食物,放起鞭炮夹道相迎。还有嫁到外村的女人,听闻娘家的龙舟队要来了,早早地就在路旁边等着、盼着。”
据悉,本年麻阳县赛龙舟的赛事为期五天,有锦和、江口墟、吕家坪·黄桑、兰里、郭公坪5大赛区,60支部队、42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可谓热闹非凡,各乡镇村社积极参加。
锦和赛区的比赛中,开赛号角吹响,其间的官村乌龙队如离弦之箭,成为全场焦点,整齐划一的桨频激起阵阵浪花。而坐在船头的领桨手,却有些特别——他是一位身高仅1.4米左右,身体有残疾的00后少年“打打”。
麻阳本地人田文辉介绍,2023年麻阳因“精进不休30公里”走红后,他决议回到家园从事自媒体宣扬家园文明。他与身残志坚的龙舟少年“打打”,同属一个宗祠,也目击了“打打”在龙舟比赛中的拔尖体现。
田文辉说,“打打”出世时身体便有残损,自小体弱多病,“他的手指、手掌伸不直,手臂比一般人矮小,背部也有变形,身高只要1.4米左右。”
2023年,“打打”参加龙舟队。为客服身体缺点,不给部队拖后腿,不管刮风下雨,“打打”每天练习6小时,练习时长是其他队员的两倍。“上一年他哥哥是领桨手,本年,他哥哥想让他被更多人看到,加之他的耐力、速度也达到了领桨手的要求,通过咱们的一致同意,‘打打’当了领桨手。”
田文辉表明,领桨手在龙舟部队的方位比如“头雁”,至关重要。“第一个是破水,龙舟行进,第一个桨手更费劲。第二个是节奏,后边划水的频率,都是跟着领桨手来的,假如节奏不稳,就会出问题。”而“打打”不负众望,带领官村乌龙队以抢先第二名20多秒的成果,在分赛区中夺冠。
身为麻阳县网络文明协会会长的田文辉对麻阳龙舟充溢骄傲。他介绍说,麻阳龙舟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朱辅所著《溪蛮丛笑》,共同之处在于“自发组队、全村共筹、典礼如初”,划手多为务工返乡的乡民。麻阳龙舟赛的比赛时刻沿用“一县两制”:以旧县治锦和为中心的小端午(五月初五)祭祀屈原,以今县治高村为中心的大端午(五月十五)祭祀盘瓠,既交融汉文明,又保存苗族传统。
现在,每年阴历五月,麻阳以“盘瓠龙舟节”祭拜鼻祖,将上古神话融入赛舟典礼。龙舟下水时的长龙宴、漫水盘瓠龙歌等,都让竞技升华为对民族精力的传承。划手青筋暴起的手臂与湿透的脊背,诠释着“宁输一丘田,不输一篙船”的豪情。
田文辉介绍,麻阳龙舟长约40米,宽约1.1米,全船共有60人,1名梢公、1名锣手、1名鼓手、1名旗手,56名划手,“咱们当地经常说,56名划手标志56个民族。麻阳龙舟,划手们团结一心逆流而上,标志着56个民族,也在前史的长河中,万众一心,披荆斩浪。”
麻阳龙舟成为了国防部视频“封面”,让田文辉倍感振奋。“龙舟在江里,舰队在海里。一个是保家卫国,一个是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