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第二批生态振兴典型案例名单,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村和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萌水镇片区榜上有名,撑起了此次全市4个入选案例的“半壁江山”。
韩家窝村和萌水镇的“联袂”上榜,既是周村区、文昌湖区一体化发展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两区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佐证。
初夏的韩家窝村,农舍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绿植郁郁葱葱,荷塘碧波荡漾,移步换景,一派秀美田园风光。
据韩家窝村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韩家窝村虽然不大,仅有村民350户、1000余人,但曾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景区化村庄、国家森林村居等荣誉称号。优美的人居环境,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提升整治和广大村民的自觉维护。
“近年来,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村内道路修缮、公园绿化、墙体粉刷、残垣断壁修复、污水管网整治等工程,目前村内供电、燃气、网络、排污等基础设施齐全,绿化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该负责的人介绍道。
为激发村民自觉维护良好环境的内生动力,韩家窝村以“美在家庭”建设为抓手,每月逐户对村民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打分,选树“美在家庭”示范户。同时,建成全区首个“美家超市”,以积分形式对家庭环境卫生状况做量化,村民凭积分可在“美家超市”兑换各类生活用品,营造了“人人讲卫生、户户争示范”的浓厚氛围。
如果说韩家窝村生态振兴的关键词是“小而精”,那么萌水镇全域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的关键词就是“大而美”。
据萌水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片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覆盖14个村。近年来,萌水镇持续对片区内各村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完成14个村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2327户气(电)代煤改造,整治旱厕1631户、危房298户,设立垃圾分类棚114处,提升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3万余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5处,增设文体设施100余套,新增绿化面积12000余平方米,受益群众达到4200余户。
大投入带来大变化。如今的萌水镇全域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各村“颜值”明显提升,村民生活更加舒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片区内河流断面水质长年保持在Ⅱ类以上。萌水镇也因此获评全市森林乡镇,片区内的水磨村被评为省级景区化村庄,官三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省级美丽乡村。
韩家窝村依托村内圣旨碑、董永墓、天主教堂等市级重点保护文物,以及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了面积达200亩的墨水河景观体系和竹林、游园,配套建设鲁派民宿、竹林憩园、彩虹滑道、水上餐厅等,同时连片建设了9个果蔬采摘大棚,种植了500亩的桃、梨、猕猴桃等果树,打造集吃、住、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以前我们村的集体收入只有2000多元钱,现在已经增加到500多万元,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都说‘穷窝’变成‘金窝’了!”韩家窝村“两委”相关负责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萌水镇则立足镇域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了文昌酥梨、文昌红桃、赤松茸等五大特色农业千亩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同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签订全市首个“院地+院企”战略合作协议,建设1400亩硅肥试验示范基地,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产业链,为产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不仅如此,萌水镇还依托文昌湖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片区观光采摘、农耕研学、民俗文化、特色餐饮等热门元素,与沙滩“小三亚”、多米渔乐岛等核心景区景点和咖啡露营、樱花节等品牌活动有机串联,打造了范阳河畔等3条精品旅游路线,推动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昌湖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市内外游客14.5万人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喜人。
生态美促进产业兴,产业兴带动群众富。以生态振兴为底色,周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的画卷愈发气象万千、多姿多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淄博市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渊源,融合现代科技与创新理念,推动文旅矩阵焕新升级,持续拉升城市热度。[详细]
在高青县木李镇,村民想反映问题,只需动动手指,通过当地打造的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就能完成。[详细]
到2025年全市每年将培养数字技术工程师200人以上,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30人以上。通过发放数字职业培训券、优化职称评审等政策,构建全方位...[详细]
5月8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胜介绍全市企业高水平发展“双提双新双好”活动有关情况,市...[详细]
立夏时节,博山区石马镇五阳湖畔,碧波倒映着天光云影,湖心岛生态浮床上鸢尾盛放,远处光伏栈道蜿蜒如条条银链。通过“水下清淤+生态护...[详细]
近日,在山东孟友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孟友),一批批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菌钢化玻璃正在打包,准备发往国际市场。“这款产...[详细]
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今年以来,山东各地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加时”、“加量”。[详细]
临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计划将“全景视频样板间”推广至药店、餐饮等高频率办事事项,并开发VR沉浸式体验功能。今年,预计完成4个高频事项...[详细]
从最初单一的多肉种植,发展成贯穿培育良种到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条;从传统的半机械半手工生产模式,转变为通过“智慧大脑”标准化、数字化...[详细]
帮助外贸企业适应国内市场的同时,山东的对外合作空间也在进一步拓展。一季度,山东对外贸易往来遍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的韧性和稳...[详细]
从专利加速审批到技术平台搭建,从“智慧云服务”到“法治体检”,市场监管的“服务密码”正转化为全市的发展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33...[详细]
5月5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五一”假期,全市工业运行平稳有序,全市规上工业公司坚持生产的共有1929家。[详细]
在淄博,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务农”,成为朝气蓬勃、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农人”。他们正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土地与农田,为乡村振兴注...[详细]